达芬奇家居新闻发布会
——质检部门首次解开达芬奇"密码" 背后竟还有猫腻
编者按: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14日向新华社记者介绍了对达芬奇家居公司进口业务的初步调查结果。至此,“达芬奇密码”总算初步揭开了,达芬奇新闻发布会那场闹剧也以失败告终,我们不禁感叹,“李鬼”终究成不了“李逵”,同时也引起我们的深思,但在我们深思的同时,竟然发现,达芬奇竟然还有猫腻!
■ 官方调查出炉
达芬奇“西洋镜”被拆穿
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14日向新华社记者介绍了对达芬奇家居公司进口业务的初步调查结果。调查显示,这家公司不仅从多个国家进口家具,还通过保税区从国内厂家“进口”家具。
统计显示,达芬奇家居公司今年上半年通过上海口岸共“进口”了11批国产家具,其中10批的生产厂家分别为浙江海宁某公司和宁波某公司。这两家公司将家具“出口”至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后,再“进口”至达芬奇家居在上海的仓库。
上海工商局:达芬奇家居涉虚假宣传等3大问题
达芬奇家居的内幕真相正在被官方逐一揭开。记者昨晚从工商领域权威人士获知消息,上海市工商局已初步认定达芬奇家居存在涉嫌虚假宣传、部分产品不合格、多数产品不标注产地和材质这三大问题。此外,记者获悉,达芬奇上半年进口的家具中,有近10%属于国内采购。
■ 媒体评论:
“李鬼”终究成不了“李逵”
“李鬼”成不了“李逵”,达芬奇涉嫌造假事件真相在舆论的关注下终究会浮出水平。此刻,“达芬奇密码”扑朔迷离的破解争辩已激起巨浪,正如有评论所说,“甭管最终以何种形式收场,国内高档家具行业失信于消费者的残酷现实已提前铸定。”
“哭诉会”注定又是一场败局
消费者“踢馆”,总经理飙泪痛说创业史,不回答记者提问也不设置采访环节,更没有对央视曝光的质量问题予以回应——昨天下午,酝酿了3天的达芬奇家居说明会就这样在现场200多名记者的错愕中草草收场,时长不到1小时。“真是一场闹剧!”不少媒体这样评价。
透视中国家具之痛
“我们一直在努力推广中国家具的本土品牌,同时,还要努力改变国人对中国家具的偏见。”方慧说。“达芬奇事件”暴露出国内家具销售市场的混乱与监管不力,但背后更深层的,也揭示出家具业从“中国制造”到“中国设计”的升级转型之痛。但愿中国本土家具企业会在“达芬奇事件”后警醒,逐渐创出新路。
■ 后续疑点追踪:
谁是达芬奇家具造假的幕后主角?
7月13日,达芬奇家具举行新闻说明会,极力为自己“辩污”,但这并不能抹掉人们对其造假的质疑。达芬奇家具造假并非一日之功,早在6年前,《北京商报》就曾以《洋家具“限量”牵出“纯进口”黑幕》为题,揭露达芬奇家具“出口转内销”的造假行为,只不过当时人们的关注度不够罢了。业内人士认为,达芬奇家具能够在媒体曝光后继续坚挺6年顽强地造假,除了达芬奇家具蓄意而为、一部分消费者“只买贵的”这种炫富心理在支撑以外,相关监管部门也难辞其咎。
监管部门为何集体失语
“央视曝光达芬奇家具产自东莞”一事广受关注,达芬奇公司作出回应,称“达芬奇在国内销售的意大利品牌家具,均为在意大利生产并原装进口到国内”。
针对达芬奇事件,中消协方面提醒消费者“选择家具时要科学,不要盲目追求洋品牌”。 我无意于指责中消协的好意提醒,但这种提醒聊胜于无。因为央视《每周质量报告》等媒体都相继报道了,现在全中国人都知道“达芬奇”是弥天大谎,中消协的提醒还有什么意义呢?
还有猫腻:成都顾客上门退货密谈后改口
“我是想让他们快点发货。对他们的商品还是挺放心的。我刚回成都1个多小时,没有看新闻发布会。本以为情况挺严重的,但刚才了解后发现没那么糟糕。”
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播出了达芬奇家居有关节目后,成都达芬奇家居店依旧“正常营业”。在公众的密切关注下,他们的营业状况如何?天府早报记者昨日8时30分至13时30分,在店内外守候观察整整5个小时,记录了一些有趣的片段。
昨日15时,达芬奇公司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会结束后,我们再次回到店内采访,巧遇了一位前来“退货”的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