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测,发现关上门后明显有缝;伸手试试,一只手顺利“通过”;拿尺子一量,居然足足差了3厘米……
经过近一个月的等待,自家装修终于顺利完成装门的环节后,近日,北京市海淀区清河的消费者沈涛心里没有一丝的欣慰,而是一股脑的愤怒、失望和烦恼。
这一切,皆因装好的木门根本无法和地板、地砖实现“无缝对接”,而是留下了一个近3厘米的大缝隙,自己的手能轻轻松松伸进去。更不说安装过程中,木门上面差不多已经“伤痕累累”,出现了不少大大小小的坑。
“太坑人了,要是送来就这样,应该不让装直接退了。”更让沈涛感到气愤的是,和自己一同“下单”的网友,几乎都出现了相同的问题。
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装修质量的提升,木门已经渐渐从装修的“配角”上升为“主角”,但行业的高速发展背后,也带来了质量良莠不齐、安装不规范等问题。
期盼标准规范
一般品牌的木门800元至1000元,知名品牌的木门价格却在1700元至2000元。从装修伊始,巨大的价格差距和不下百余个品牌的选择,就让沈涛很伤脑筋。
记者了解到,就在北京市通州区、大兴区等木门生产制造相对集中的地方,就集结了近千家大大小小的木门厂家。无论是在北京著名的十里河建材一条街,还是居然之家、集美家居等知名建材超市,木门的价格相差之大、品牌之多,确实让人眼花缭乱。
“我国木门最近5年每年都在以25%~30%的速度在增长,预计未来5年的平均增幅也将达到20%,最近8年的发展速度非常明显。”中国木材与木制品流通协会木门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永林对记者说。
据悉,目前木门产品主要执行的产品标准为两个行业标准JG/T 122-2000《建筑木门木窗》和WB/T 1024-2006《木质门》。就在今年年初,中国消费者协会按照第一个行业标准,发布了一份针对21家企业生产的21个木质门进行的比较试验结果,其中部门品牌被判定为“不达标”的“浸渍剥离”指标,一度引发了关于木门标准的广泛争论。
作为标准《木质门》第一起草人的王学林表示,《木质门》行业标准从2006年出台至今5年的时间里,印刷了4版,几乎每年都要出一版,发行量和普及度都很高,但该行业标准属于推荐性,并没有过多的强制性条款(只要环保等重要指标方面才强制要求,如规定了甲醛的限量指标),对木门的质量规范作用不大,有必要升级为国家标准或包含更多强制条款的行业新标准。
“对于木门来说,标准最主要的是规定其环保、外观和力学等方面的指标,而对于尺寸等,并无也不需要进行硬性规定。”国家家具及室内环境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专家董京苑告诉记者,目前我国木门的产品质量标准相对还较规范,对环保、力学等核心指标都提出了要求。
王永林还透露,对于木门的安装和修理,3年前就已经完成了行业标准的报批稿,但出于种种原因,这两个标准至今都未批下来。他希望从规范行业的角度出发,尽快完善我国的木门标准体系。
“标准门”任重道远
一直以来,到底是推行“定制门”还是“标准门”,曾在木门产业内部引起不小的争议。相对于需要测量、定做、专业安装的定制门,标准门的质量更容易控制,也更容易规范,但弊端是不符合个性化需求。
“我并不赞同定制门和标准门的说法,实质上定制门和标准门很难分清。目前防盗门推行的是标准门,但前提是房屋的门首先得标准化。虽然德国等欧洲国家和我国改革开放前,标准门都是主流,但问题是房屋的门框要确保符合标准,而且标准门更容易造成库存和积压。”王永林说。
董京苑同样认为,如今和以前盖房有很大不同,房屋本身的尺寸没有标准化,很难要求木门也标准化。
中国木门行业现状是:标准木门与定制木门呈三七格局,主流市场仍然是定制木门。对于测量、设计、安装要求很高的定制门而言,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造成沈涛遇上的“悲剧”。
有业内人士表示,木门行业进入门槛低,缺乏规范,消费投诉也呈逐年上升趋势。面对市场上各种木门产品,木门标准化从某种意义上讲将更利于维护消费者的权益。随着标准木门市场份额增大,木门行业必将加大市场细分,未来标准木门和定制木门或将对调比例。
品牌集中度较低
中国木材与木制品流通协会木门专业委员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木门产业产值已经达到750亿元。但与其不对称的是,我国木门产业的集中度相对来说很低,任何一家大的企业都未能超过1%的市场份额。
“应该说我国木门品牌的集中度相对不高,行业还没开始洗牌。”王永林分析说,我国木门产业目前还属于上升期,准确地讲,真正大的洗牌估计还得几年的时间,可能需要等到“十三五”才会出现。
如此密集的企业集中在这样一个产业,“价格战”似乎不可避免。一家木门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很多木门企业的产品几乎不赚钱,利润很低,很多企业都是依靠包垭口和包窗套来赚取利润。
业内专家认为,木门行业已经从消费者自己做木门,发展到到市场上买木门,未来还会向要买好木门转变。如今的年轻人注重产品的差异性和品牌号召力,谁抓住了这部分人群,谁就会成为未来木门市场的主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