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定】 可从构件或纹饰来判断
古董家具业内专家告诉记者,其实收藏爱好者可以从材质、造型或者装饰纹饰上判定年代。
据了解,明清红木家具在选料时,多采用比较上乘的红木材料,如紫檀、黄花梨、黑酸枝、鸡翅木等,这些木材虽在比重、色泽、纹理等方面有其特有的物理性质,但由于生长地的不同,生长年代的差异,木料所处位置的转移(如边材、心材),以及开料切割时下锯的角度变化,就会出现与书本上的标准木样图相悖的现象,在自然色泽和纹理上极易混淆。
明清红木家具在造型上也有比较明显的时代特征,例如,明清两代均流行的座墩,明代座墩多胖而矮,清代的多瘦而高。另外,桌椅的腿足,也经历了一个由瘦到粗的变化过程,凡是有前者特征的桌椅,一般年代都要早于后者。鉴定明清家具的年代早晚,有时也可根据某些构件来判断。
同时,明清红木家具在装饰手法及纹饰上存在着时代的差别。明式家具以精致、质朴、厚实见长。纹饰题材多是松、竹、梅、兰、石榴、灵芝、莲花等植物,除此之外还大量采用带有吉祥寓意的母题,如方胜、盘长、万字、如意、云头、龟背、曲尺、连环等纹饰。清式家具以雕绘绚烂华丽见长,与明式家具重视材美相比,清代工匠更侧重于人为的工巧之美,而不重视材料的自然肌理,因此在清代家具上很少见到那种大片作素,不事雕饰的情况。
七招辨识古董家具价值
辨造型:一件家具的优劣与否,造型最为重要。
辨材质:现在流行的排列方法是一黄(黄花梨)二黑(紫檀)三红(老红木、鸡翅木、铁梨木、花梨木)四白(楠木、榉木、樟木、松木等),若一件家具通体均用一种材质制作,辨别它的价值可根据上述排列。
辨年代:作为文物,如果其他条件相同,当然是年代越早越有价值。一般的排列次序是明、明清之交、清中期、清晚期。
辨工艺:制作工艺水平,是衡量明清家具价值的又一把尺子。主要可从结构的合理性,卯榫的精密程度、雕刻的功夫等方面去考察,有时需要拆开见到榫卯之后,才能下结论。
辨完整性:家具保存之好坏也是影响其价值的一项重要因素。俗称“原来头”的明清家具自然价值很高,有一些虽然有损坏,如桌椅的腿足、箱柜的铜活等,但只要结构不被破坏,部件不丢失,通过修复可以复原的家具也不失其价值。
辨修复:古代家具的修复标准,应是“按原样修复”和“修旧如旧”,否则其价值也就不复存在了。
辨稀有性:罕见品种一般更珍贵,如大尺寸的画案和交椅传世量极少,自然很金贵。还有一种是同一品种的家具有显著不同的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