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存款准备金又涨了,某卫浴企业又倒闭了,某私企老板又携款潜逃了……”,最近一则又一则轰炸性的新闻对国内的中小企业可谓当头棒喝,让资金链本来就比较薄弱的中小企业无疑雪上加霜。
上周,央行决定从6月20日起,再度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今年以来第六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今年以来存款准备金率一直保持着“一月一调”的提升节奏。自去年以来,央行更是先后12次上调准备金率,此次上调之后,大中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达到了21.5%的高位。据统计,此次上调冻结资金3800达亿元,减少银行净利息收入约50亿元。也就是说,此次上调的0.5个百分点就将冻结3800亿元,可放款的银行资金进一步缩水。央行钱根紧缩,市场资金压力倍增,中小企业的融资更加艰难,卫浴行业当然也不会幸免。
银行准备金率调整回顾
中小企业纷现倒闭潮 “钱荒时代”来了吗
央行钱根越缩越紧,市场开始感受到资金紧张的压力,中小企业融资难见天日,各种乱象也就不可避免,近期就陆续从浙江广东传出中小企业集中倒闭的消息。资金链紧张,浙江广东中小企业接连倒闭,年内第六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央行钱袋越缩越紧,钱荒真的来了吗?
在众多媒体的报道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浙江、广东确实是出现了中小企业集中倒闭的现象。广东、浙江是沿海中小企业居多的地方,而且大多是出口导向型经济,代工居多。在卫浴行业,浙江的温州、宁波和台州以及广东的开平、佛山和潮州等地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五金和陶瓷产区之一,外贸占据了极大的比例。世界经济尽管在复苏之中,但是步伐非常缓慢,出口依然表现得比较艰难,所以产品、原材料挤压比较严重,库存投资在增加,流动账款在增加,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流动资金便受到限制。同时,卫浴行业作为制造业的一环,其厂房设备投入、原材料、人力成本都需要大量的资金,企业不大可能仅靠自身的原始积累来应对双重压力,因此融资变得十分重要。资金实力有限的中小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稍有不仅就有倒闭破产的危险。
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经多方证实,此前浙江温州三家知名的民营企业倒闭,企业主因欠巨款出逃更让中小企业看到如今市场的残酷,有关“钱荒”“倒闭潮”等议论急剧升温。据商务部研究院院长称,企业贷款难已影响到很多中小企业的正常运营。
银行贷款难,随之而来的便是民间借贷的升温,利率也水涨船高,中小企业借了高利贷,生产经营没有跟上必然导致资金链的断裂,企业倒闭破产也变得理所当然。有业内人士称,造成借贷难这一问题的根本还是银行收紧信贷,存款准备金率的多次上调冻结了银行大量资金。据了解,不少民间借贷机构的资金很大一部分便来自银行。而今年央行连续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达到21.5%的历史高位,导致银行资金紧张,民间借贷机构的资金来源也大大受限。
中小企业融资难,银行是“罪魁祸首”?
中小企业融资难并不是中国独有,而是全球性的问题。对于银行来说,不管哪个国家对中小企业贷款风险都很高,在中国,对中小企业贷款风险更高。
作为商业银行来说,盈利是他们的生存之本,这就要求他们必须要考虑到成本的问题。而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的性质,生产规模、企业寿命、经营水平、财务制度等问题大大增加了银行放贷的风险和成本。记者在采访厦门邮储、农信社等金融机构相关部门负责人时了解到,由于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无法得到很好的监控、财务制度又不健全,有的中小企业连合乎规范的财务报表都找不全,在这种情况下银行风险难以得到控制,成本也就大大提升,因此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大多会采取比较保守的态度。就像前面所说的温州民企老板负债外逃的情况,更会让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慎之又慎。
存款准备金提高,银行钱根紧缩,这并不意味着银行就无款可贷,因为商业银行本身是要赚钱的,贷款是它应尽的责任,有利润它就一定会去放款。其核心的问题关键在于由于中小企业本身的一些特殊性质,一些中小企业资产不足、抵押品不够,银行方面的风险就大,放贷就显得困难,所以造成了融资难。我国虽然提倡综合利用政府资助、科技贷款、资本市场、创业投资、发放债券等方式加强对于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但目前尚未建立完善的中小企业融资市场。
除此之外,近日,记者在调查采访全国各地卫浴产区和建材市场中了解到,当前原材料、劳动力、物流、财务等多项成本上涨,导致企业利润变薄,不少企业甚至出现亏损。而今年年初以来建材市场等终端销售的表现也很疲软。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相对低端的中小企业,由于原材料、劳动力成本提高导致生产成本提高;另一方面销售终端又不能很好的支持生产,企业必然难以承受经营压力,因此就有面临倒闭风险。
拷问:银行的“钱”去哪里了?
“无款可贷”,难道中小企业就该坐以待毙束手就擒吗?我国中小企业在得到不断发展的同时,其所获得的金融资源与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极不相称。上面表述的只是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自身因素,外部因素的影响有时候也是至关重要。银行也并不是没钱可贷,银行要生存就必须放款,那么银行的钱去哪里了呢?看到中国目前的经济地位和经济发展速度我们不难想到,银行的钱是流向了央企,流向政府控股的融资平台和大中型企业,流向了房地产开发商……
为什么中小企业贷款就比较难,除了自身因素外,国家的经济政策以及超快的经济扩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说直接点就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博弈。
随着中国城市现代化的不断升级以及乡镇城市化、农村城镇规划的快速发展,土地开发、城市扩张、房地产市场火爆等占据了银行大部分的贷款。政府融资平台、央企以及实力较大的企业总能轻松的获得银行贷款,银行也很愿意借给他们钱。就算政府融资平台、央企或者地方经济支柱企业出了问题也有政府撑腰,前段时间中央计划清理地方债务数万亿元就给了银行方面强有力的保障。
银行作为盈利性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他们的目的,如今以中国目前经济政策以及经济发展速度,银行就算再有钱也都会被政府、央企、房地产开发商、投资者等瓜分殆尽,还能有多少钱留给中小企业。因此实力较弱、抗风险能力较差的中小企业自然而然就被银行边缘化了。
民营经济是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人体的毛细血管,国家虽然有针对中小企业的贷款相关政策和措施,但由于市场机制等因素的局限性,政策真正落实到中小企业身上不仅需要相当长的一个过程,其对中小企业所起的作用也大打折扣。
中小企业融资路在何方?
任何问题的产生都有两面性,中小企业在贷款难的境地下该如何继续发挥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呢?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厦门市卫厨行业协会秘书长徐海明认为应该从大环境和微观环境两方面着手。在大环境上,国家要改变政府考核机制,不能一味把gdp当做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甚至唯一指标,应当加强对中小企业的重视和扶持力度;其次,国家应该按市场经济规律行驶,减少或者优化、转变对市场的行政干预,不能把所有资源都用在能赚大钱的项目上,中小企业的经济功能、社会功能同样重要;同时,银行方面要在保证存款的前提下抑制通胀,就应该加息,而不是一味的提升存款准备金。提升存款准备金,中小企业贷不到钱,银行加息,中小企业同样贷不到钱。但是,银行加息后,政府融资平台、央企等从银行贷款的成本将提升,贷款的数额的会相应减少,经济发展速度回归正常轨道,通胀压力也进一步降低,中小企业的原材料成本、设备成本和人力成本也会相应降低,资金压力也就相应降低。
从微观上,银行需要进行金融体制创新,推出可操作的,针对中小企业的相关政策;政府也需要重视中小企业的重要性,可以推行财政补贴、减税和贴息(企业贷款,政府全部或部分偿还利息)等各种扶持政策;同时,企业要千方百计降低成本,借此改生产经营结构,转型升级,韬光养晦以度过艰难时期。
结语
中国的经济发展有他的独特性,有业界人士这样说:只要政府肯扶持,企业就会有新局面,现在是需要政府出面支持中小企业的时候了。其实关于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政府可以做得更多,比如在财税政策上,给中小企业减免一些税负;在产业政策上,给予适当的引导;因为中小企业提供了绝大多数的就业,那么政府就可以把这个目标从gdp转向就业,提供就业机会多的话,政府就可以给企业提供一些补贴以及优惠政策。只有政府伸出援助的手,中小企业才能渡过这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