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业的产能是否过剩仍然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作为世界最大的陶瓷设备生产国和消费国,大企业过少,竞争力不足已经成为制约现时行业发展的最关键因素。记者发现,有不少陶瓷企业已经面临着“滞销”的威胁,特别是行业产能不断扩张的情况下,营销效率无法跟上让部分中小型陶企已经变得有点举步维艰。
产销不平衡下的“滞销”
据了解,目前包括广东开平、河南长葛、浙江萧山等地都在大力推进卫浴产业基地。佛山某陶瓷品牌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仅在去年建陶企业的生产线就遍布了全国20多个省市,新增的生产线达到400多条。而今年这种状况仍在持续。据了解,去年行业的产能就达到80多亿元,而十年前仅为10亿元左右。今年全国预计仍有90个万亩以上的陶瓷工业园区在上马。面对着产能的快速扩张,销售状况却不容乐观。近期淄博等陶瓷产区库存量已经出现异常。而在淄博到法库,从高安到夹江,不少陶瓷产区更是纷纷传出停窑减产的消息。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本土的陶瓷企业超过3000家,但有一定生产和销售规模的仅是数十家。这相对于全世界产量超过30%的中国陶瓷业而言,总量多精品少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这也是导致目前行业过分盲目生产而形成“滞销”的重要原因之一。
营销能力决定洗牌结果
有陶企人士告诉记者,陶瓷行业目前面临的现实,是品牌企业产品往往销路比较好,不断扩张,而很多小企业也盲目地跟着扩张,在销售平台的构建和产品的设计上就远远跟不上。但事实上,在国内,这些跟风小企业却并非是少数。
全国几大陶瓷生产基地,密集的基本都是中小型的陶瓷企业,在佛山,经历了双转移战略大阵痛后,陶瓷行业的整合后大的陶瓷品牌仍然不多,更不用说超大集团。有不少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陶瓷企业现时仍处于混战时代,即将面临着行业洗牌。有分析称,2012年有可能将成为行业的分水岭,比较大的变动或许会出现。因为今年下半年和明年房地产市场会陷入低谷,而保障房项目不会带来家装市场的太大增长。
在酝酿洗牌浪潮中,营销能力无疑具有较大的决定力。据统计,即便是业内的大企业,都没有一家的市场占有份额能达到2%以上。在经历整合期后,谁能笑到最后仍将是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