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1月初春水地板被曝出其老总因副业资金链断裂“跑路”以后,近期,圣拉格地板、乾盛地板老总也突然不见踪影,空留下他们一手创建的品牌和工厂。
这些由于资金链断裂而导致企业崩盘的现象,为什么会在地板行业频频上演?楼市调控、成本上升等负面因素影响下,家居圈中的哪些行业又岌岌可危?
中小地板企业率先“崩盘”
近一个月之内,有关地板企业老板由于资金链断裂而跑路的戏码不断上演。在全国各地,地板企业倒闭、转产的事件也频频发生。在整个家居行业的寒冬之时,地板领域的处境似乎更为艰难。
记者了解到,相对于家具、橱柜、卫浴等对技术、设计、人工等因素要求较高的品类而言,地板行业准入门槛低,甚至只需几万元便可雇佣小工厂从事贴牌生产。
前些年家居行业高速发展,也促使众多人朝着地板行业蜂拥而上。与品牌积淀深厚、技术创新能力较强的大品牌相比,中小型地板企业在长期的价格战中厮杀,利润也不断被摊薄。
记者了解到,中国林产工业协会与中消协联合发布的《地板白皮书》中,将强化地板价格警戒线定位70元,然而市场上低至五六十元的产品比比皆是。这也导致了圣马特地板总经理张波所描述的结果,在销售业绩中刨除店面装修等成本,很多企业的毛利率不超过8%,付出与收益不成正比。
据中国家居建材装饰协会秘书长胡中信介绍,目前全国地板企业数千家,真正盈利的不足30%,其中很多企业的毛利率仅为5%左右。金融危机以后,地板企业出口订单锐减,美国“双反”调查让地板出口进一步受阻;而在楼市调控的威力下,国内市场需求也在收缩;与此同时,原材料、人工价格攀升、渠道成本居高不下。“如此严峻形势下,地板行业率先掀起崩盘潮,并不在预料之外。”
家装、板式家具处境堪忧
地板之外,哪一个行业正处于危险之中?“事实上,所有从事实体经济的企业都面临着风险”,世友地板北京公司总经理范文坚表示,家居企业的现金流和利润率已经极低,很多企业都在维持生存,谁都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崩盘的遇难者。胡中信表示,板式家具企业、家装公司受到冲击更为严重,或将成为下一个 “高危群体”。
在今年年中召开的2011年中国板式家具发展论坛上,有专家表示目前国内板式家具市场不断缩水。某资深业内人士曾统计,在板式家具生产、流通的各项成本支出中,板材成本占30%到40%,工人工资占10%至20%,此外还有企业运转成本、高昂的场租成本等。与实木、欧美家具比起来,板式家具价格低,利润薄,毛利润大概是26%,净利润只有7%。假如不尽快提升卖点、增加新的利润项,一些板式家具企业或将难逃转产、转型或关门的命运。
家装公司领域无疑也成为了2011年家居沙盘上的重灾区。胡中信指出,其中高端品牌抵御风险能力较强,档位极低的企业也可凭借价格优势赢得部分市场,而中端家装品牌由于知名度不足、定位模糊等原因,将面临残酷的市场考验。
■ 崩盘诱因
1、经营不良 资不抵债
一些企业考虑到家居产品的利润较低,而又无法拒绝民间借贷资本的诱惑,于是纷纷以公司实体作为担保,进行小额信贷融资。这样一来,当企业经营链条的某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时,整个资金链也随机断裂,公司无法抵债,老板只能跑路。此外,某些企业在从事家居产品生产或销售的同时,也在从事农产品或房地产等风险更大的行业,经营不良导致副业将主业拖垮。
2、人工、物流成本飙升
原材料、人工、运输成本的不断攀升也成为了家居企业无法承受之重。据悉,从年初至今,地板企业各项成本合计上涨25%至30%,其中以人工、物流两部分最为严重。无论是短途运输或是长途运输,折合每平方米地板的运输费用较往年翻倍,而工厂工人的工资也在上涨。
不仅地板如此,家具、卫浴、橱柜等品类也面临着成本的压力。同时,在各大卖场、建材城布局的家居企业,也承受着高昂的租金等渠道建设成本。家装公司的成本则主要体现在人工方面,甚至一名瓦工的月薪会高于普通白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