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李小明 来源:河南室内设计网 发布时间:2016-12-8 10:37:05
点击:25556
图文提供:孟祥凯(香港筑详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第十五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时光的列车从不止息。窗外的风席卷整座城市,呼啸着两个季节的跌宕。不几日就入冬了,凌冽的寒风凝聚了整个秋天的力量,恐怕当年闻名全国的绿城如今也只有黑森林般的高楼大厦能昂首高歌了。
《一》幼时的我与绿城
幼时的我,对郑州的记忆是单一的纯真的。
那时候的郑州,名副其实的绿城。郑州的街道两旁都是高大的梧桐树,一到夏天,树荫遮天蔽日,让人们在酷暑里感受到丝丝清凉。市内还有好多的公园和街心花园,那里也都处处都可见绿色的植物。郑州也因此被称为“绿城”。
那时的人们出行简单,信件缓慢,白日很短;逛公园是要收费的,下饭馆是要粮票的,打电话是需要转分机的,但那时绿色的城配上蓝色的天,让老郑州人怀念起来还是情不自禁地竖大拇指,因为城中的百姓很开心、很幸福、很满足、很自豪。
每每路过儿时垂钓的金水河,隐隐的臭味歪歪斜斜撞上我的脸,风中带着悠悠的声音,似乎,听到干涸的它在对我轻声诉说着什么。
这是我第四十四次思念曾经的你,郑州。
《二》少年的我与省会
记得曾经看过一篇文章,是周云蓬写的《绿皮火车》,他说:城市都长的越来越像,兰州你可以叫它广州,也可以叫他抚州,还可以叫他郑州。但后来我想,对于某个人来说,兰州就是兰州,广州就是广州,就像对于我,郑州就是郑州,没有哪个城市能向郑州一样,这个在我年幼时相当于整个世界的大都会。
那个纪念铁路工人大罢工的“二七塔”,威严耸立在二七广场的中央。那条热闹非凡的德化街,繁华依旧。虽然街边热闹聚众的商业集市如今都变成了高档商铺,熙熙攘攘的人群变成了川流不息的汽车,长龙一样的霓虹灯变成了纵横交错的立交桥。可它依旧是我认识这个世界最多的一个窗口。
郑州,这个交通发达的枢纽城市,被很多人路过的省会城市,我却从未离开过。
关于郑州的点点滴滴,就像管子里的水——不论是急促,或是缓慢——想忘也忘不了。
《三》中年的我与家乡
我是一个不喜欢热闹的人,我生活的郑州却到处都是人,到处都是车,可即便如此,这里仍是我最有安全感的地方。因为它是我的家乡。
堵车在郑州可以说是家常便饭。严重的时候恨不能一条南北大街都给堵得水泄不通。车行一步停三分,可谓筚路蓝缕。上班的无法上班,回家的无法回家。这倒让我想起网上形容堵车的一句话“少小离家老大回”。
郑州的蓝很少起床,一旦起床了,便成为郑州人的稀罕事儿。一大清早,微信屏幕就合着汽车的鸣笛声被刷爆,人们大呼小叫,激动地指着天空,说:“你看,天,多蓝啊!”
而对于土生土长在这座生活了四十多年的老郑州人来说,看到郑州的蓝后,不无感慨:“这,才应该是郑州。”
每次在火车站,都会有人上前询问是不是要到哪里,我从来没有回应过,
歌里唱到:当初的梦想实现了么?事到如今只好祭奠么? 任岁月风干理想只剩下麻木的我。
郑州,不应该,不应该是我看到的这样。
《四》如今的中原明珠
如今的郑州是一个飞速发展,日新月异的美丽城市。
一个个适宜人们居住的小区,在建设者们的手中诞生了,一座座立交桥在郑州的主要路口随处可见。一条条铁路四通发达,通往祖国各地。
这里有亚洲最大的货物编组站,新郑机场又为郑州开辟了新的国际航空港,不断涌入的大企业带来更多的外来技术型人才,为郑州经济的发展和腾飞,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今日的郑州商业繁荣,大型工业区、科技园、生态区,遍及城市的个个角落。东区的建设,为郑州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开创了良好开端,为城市经济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古老的商城焕发了青春,如今的郑州,已成为中原大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